初入校園,校園文化處處體現“言傳身教”
開課的前一天下午,按照通知安排,提前來到學校報到,從進入校園的那一刻起,無處不在的校園文化和微笑服務,一掃孤身一人前往異地的擔憂,除了身邊的兩位同事我不認識任何人,但是從入校門到坐下來報道,短短不足50米路,就有很多個微笑的面孔向我問好,而且是很清晰的:你好!真的感覺很熟悉,很親切。到后來才知道,原來這也是校園文化的一種,作為學員,因為入校的經歷,讓我們很自然地可以在接下來的三天走在校園任何地方跟擦身而過的陌生人問好。當然三天中,這樣的言傳身教還有很多很多,如昂首挺胸自信地走路、充斥校園的嚴謹、感恩,無處不在的5S管理。其實所有的這些,都不需要有人去監督實施,甚至不需要別人跟你說明你必須那樣做。在那樣的環境中,你自己就會很自覺地去模仿、去做,所以說文化的力量有時候比人為的強制干預有效百倍。
課堂內、外的收獲
培訓、學習,當然在乎是否真能學到平時學不到或者說學不全的知識。因為只有三天,每天的課程真的很緊,天天6點多起床,11點多入睡,一天滿滿10節課,沒去的時候,一直覺得會很辛苦、很難熬,但三天下來,唯一的感覺就是怎么那么快結束了。健鋒的老師來自臺灣,但是這一點不影響大家的交流,雖然大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老師非常的了解大陸的文化,這反而使授課有了更多的話題討論。一天10節課雖然緊湊,但中間PA團康活動,演練等課程的安排和課堂上的互動,一點也不會覺得聽課是一種煎熬。健鋒的課程安排非常的聯系實踐,老師的PPT會有很多理論知識,但從不照本宣科,而是喜歡就某一課題讓我們討論,互動,也因為這樣的授課方式,讓我們的記憶更深刻?,F學現賣的結果當然比填鴨式的理論灌輸更有意義,還記得第二天晚上的演練課,全班分成了4組,目標是根據前2天的課程所學,對一項老師命題活動進行策劃,限時3小時,包括課題小組討論和演講。剛接受任務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很難,因為換平時做這樣一個策劃就是3天也不可能完成,但是結果,每一組都做的很好,這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
在健鋒3天,要問收獲最大的是什么,我一定不覺得是學到了多少知識。因為在這三天,我們不僅僅是老師傳授的知識、不僅僅是幾十張名片,更重要的是許多份真摯的友誼,以及數十家企業行政管理者不同的經驗,三天后分手告別,也許我們不會再見,但我們擁有了自己的QQ群,留下了聯系號碼?;貋韼滋?,大家經常會聯系,聊工作、聊生活,短短幾天,我們有過好幾次為某個學員工作遇到的問題如:如何招聘新員工、如何提高執行力,如何處理好與下屬員工的關系等獻計獻策的經歷。學習中我們深切感受團結就是力量,分手后我們依然相信群策群力,雖然各自的工作各有特點,但是有學習就會有提高,這也許是外出培訓更深遠的收獲。
培訓,對自身工作的影響
在那三天的學習中,負責給我們培訓的彭國熙老師,跟我們強調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此次來,重要的不是從我這聽到多少高深的理論,也不是從我這拷去多少資料,關鍵在于你們回去后,是否會去思考、結合自己的實際去落實、驗證。的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再多、再好的理論武裝如果不去實踐,或者不適合自身實際,那就是空的。行政管理是一門永無止境的學科,在那些條條框框的工作中,不同的對象永遠有不同的細節需要跟進,三天的培訓不可能讓我一下成為管理能手,再好的老師也沒能力教你做到這一點。經歷培訓,對我最大的提高就是對目前我所在的工作職責有了更近一層的認識,更清楚了工作的大概,但至于如何做,那些理論只能是指導思想,細節還需要用心去發掘,去注意。很多時候“態度比制度更重要”,有了理論的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在提高中改善,相信有一天我也能摸索出一套屬于我自己的,適合工作的管理方法。
最后,在這里,我衷心的感謝公司能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
文/中鋼洗煤有限公司:李文思